近日,一份2020年地铁运营排行榜火爆网络,刷新了人们对地铁运营的认知。通过对2020年全国地铁运营数据进行排查后发现,仅有深圳、武汉、济南、沈阳、厦门、南昌、兰州等7个城市地铁实现盈利,其余都是亏损!
以北京地铁为例,截止2021年10月底,北京地铁客运量达到23.5亿人次,“决战天通苑、生死西二旗”,就是网络上关于在北京乘地铁的夸张形容。数据显示,北京地铁2020年营收136亿,净利润为31.56亿(其中包括104.63亿政府补贴)。如果刨除政府补贴,北京地铁实际亏损73亿元!亏损榜排在第一的则是成都地铁,巨亏75.65亿!
大城市地铁客运量高却亏损,原因在于大部分城市地铁前期建设和后期运维耗费巨大,当前也没有形成完善的经营体系,无法通过票款、广告等收入实现盈利。有鉴于此,国内地铁运营单位正在积极探索地下走廊广告位、商业设施等多元化经营之路,同时更加重视提高运维质量。因为伴随地铁运营年限增长,维修费将从占成本10%逐年大幅增加。因此,通过加强工程病害治理,减少反复治理及故障排除支出,是降低长期成本的必由之路。
作为地下工程领域专精特新企业,中科建通构建了工程检测与监测、病害诊断、渗漏水治理、结构加固改造和基础设施智慧运维技术服务等全生命周期服务体系,陆续承接了北京西客站地铁7号线、9号线道床整治改造工程渗漏水治理,北京地铁7号线与地铁14号线换乘站九龙山车站综合渗漏治理等工程,受到北京地铁、沈阳地铁、长春地铁等客户的好评。
专业品质,不是一蹴而就,而是源自兢兢业业的执着。为帮助客户控制运维成本,中科建通项目团队做好每一个服务环节,从专业踏勘,到精准检测工程病害,再到制定和优化方案,精选高匹配治理材料,最后标准化施工……每一步都倾注了专业和责任,每一个环节都体现了基于工程经济学的成本把控。
例如,在治理转辙机基坑积水这个行业“顽疾”过程中,中科建通会根据不同成因和客户需求,制定止水、排水等多样化治理方案,供客户在成本及效果评估后作出选择。此外,中科建通还定期与运维单位开展地铁隧道渗漏水治理等交流研讨,不仅增强了双方合作共赢的信心,也减少了其长期外部技术及施工支出,有利于提高其整体运维效益。
科技创新从实践中来,到实践中去。中科建通博士领衔的科研团队积极推动渗漏水治理耐久性技术研究、地下工程渗漏水精准探测研究等课题研究,并在工程实践中不断验证改进技术,推动方案优化升级、材料研发突破、工艺改进提升、设备适配改造、技术成果总结等,形成了完整的创新闭环,促进工程项目综合效益提升,助力地铁运维单位降本增效。